《中安效能网》2月25日报道:合肥市公管局:为企服务“有温度” 优化环境“有力度”

发布日期:2025-03-03 浏览次数:412 文章来源:中安效能网 字体【

合肥市公管局坚持主动、精准、周到服务理念,持续创优营商环境,当好企业发展“服务员”,保障合肥市重大项目落地实施,切实提升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,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主动服务,确保重点项目落地实施

一是强化数据赋能。推行交易事项掌上办、指尖办,开发上线“合心易”交易APP,构建交易新场景,实现交易信息掌上获取、项目开标全程直播,从进场登记到保证金退还等事项在线办理,项目进场“一键登记”。二是保障重点项目。抽调精干力量组建“评定分离服务组”,通过“容缺受理”“一网通办”“加时服务”等举措,有力保障安徽理工大学合肥校区等重点项目建设。三是做到将心比心。定期开展“我陪群众走流程”“我为群众办实事”实践活动,采取邀请市场主体参加座谈会、到实地调研等方式,倾听群众声音,全力提升工作满意度。2024年组织3场企业座谈会,收集并协调解决问题35条。

精准服务,优化平台服务功能

一是探索“不见面开标+远程异地评标”模式。成立远程异地工作专班,打破传统开标模式对人员、时间、场地限制,积极对接无锡、上海等地洽谈远程异地评标合作,配合江苏省建设并推动长三角远程异地评标协调系统上线,并率先使用该系统与无锡市开展合作。二是完善电子证照归集机制。全面推进电子证照等政务数据在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领域的应用,工程监理、勘察等5种电子证照及其照面信息可直接获取,全年使用电子证照近97万次,调用电子签章超2000次。三是减少证明材料要求。取消企业商业信誉、缴纳税收等近10种证明材料,采用信用承诺制,惠及近万个项目标段投标企业。

周到服务,助力企业减负降本

一是减少交易成本。全面取消政府采购履约保证金。2024年共免收投标保证金76.15亿元,涉及37169家次投标企业,切实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。二是减少资金占用。375家企业成功在线申请开立电子保函3268笔,涉及256个项目标段,担保金额9.7亿元。三是减轻中标压力。推广“中标贷”金融服务产品,有效破解企业“融资难、融资慢、融资贵”三大难题,2024年全市共有“中标贷”战略合作金融机构32家,27家中标企业成功贷款1.34亿元。

交易能力持续增强。不断拓展交易范围,5月份完成一单矿业权挂牌出让项目实现国有资产增值10亿元;省内其他地市、国有控股企业等项目踊跃进场,成交金额超278亿元,同比增长55%。

交易质效不断提升。在项目招标中应用安徽省建设工程“黄山杯”等奖项荣誉,有效提升我市建筑品质,2023年获得“鲁班奖”项目7个,比2022年多6个。

交易保障更加有力。项目平均交易周期由2021年的42天有效缩短至目前的30天。2024年保障全市9495个项目评标、近52万家次企业参与投标,抽取评标专家超8.9万人次,隔夜评标项目202个、隔夜项目住宿1571人次,安徽省委党校(安徽行政学院)新校区等41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容缺受理。

提升效能,坚持人民至上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,必须通过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事体现出来。学会换位思考,从企业的角度出发,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。

问题导向,优化营商环境。以创优营商环境为牵引,聚焦解决企业招标投标过程中的“难点”“痛点”问题,聚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,积极助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。

廉洁高效,改进工作作风。坚持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,扎实开展警示教育,让党员干部受警醒、明底线、知敬畏,助力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。